薰衣草是一种美丽而芳香的小灌木。不同的品种会开出不同颜色的花,常见的有紫色、白色、蓝色等。大多数园艺爱好者都通过扦插法来栽培薰衣草。但这种植物用种子也是可以栽培出来的。用种子来种薰衣草不容易成功,而且过程非常缓慢。但用这种方法栽培薰衣草非常经济,比起购买小苗,种子栽培法花钱很少。好好照料的话一样能长得很茂盛。 ## 步骤 ### 1 天气转暖前6-12周开始播种(一般以三到六月为宜)。 薰衣草需要好一段时间才能发芽,所以需要提前一段时间播种于室内。这样才能有充足的时间在天气渐暖时长出成熟的植株。 ### 2 用“低温层积法”催芽。 将种子放在一个装满湿土的袋子内密封起来。这个湿土最好是为幼苗生长发育而专门配制的营养土。接下来,将袋子密封好在冰箱里放上三个礼拜。 ### 3 将育苗土填满容器。 育苗土应选用松软的混合土,排水性必须良好。你可以用塑料育苗盒,也可以用一个浅而宽的容器来育苗,但里面不能带隔板。 ### 4 播种。 在土层表面撒上种子。 如果用的是育苗盒,则在每一格里播上一粒种子。 如果用的是不带隔板的容器,则每隔1.5至2.5厘米播上一粒种子。 ### 5 在种子上覆盖一层约1/3厘米厚的混合土,覆土可保护种子,但是要想发芽,必须要有阳光照射。 ### 6 把播好的种子放在暖和的位置。 有个加热器就更好了,但是温度得保持在21°C左右,否则就可能出问题。[1] ### 7 稍稍浇点水。 使土壤保持中等湿润,不能太湿。早晨浇些水,等到傍晚土就能变干一点了。土壤过于潮湿会滋生霉菌,而霉菌会毁掉种子。 ### 8 耐心等待。 薰衣草种子要15-30天才能发芽。 ### 9 让刚发芽的种子接收足够的光照。 种子发芽后,把盒子移到阳光直射处。没有直射光的情况下,可以把小苗放在荧光灯下,一天不能少于八小时。 ## 步骤 ### 1 当薰衣草长出几片小叶子后,进行第一次移植。 这一步需要等到薰衣草长出“真正的叶子”,或者说长出成熟的叶子。这时候薰衣的草根系已经较为发达了,太浅的容器装不下它们,所以得移栽到别处。 ### 2 在稍大一点的容器中放入排水性良好的混合土,这时候就不需要再用幼苗专用营养土了,但混合土质地必须要轻。 应选择泥土、泥炭土、珍珠岩的混合物。泥炭土越来越稀少,如果可能的话,可用椰糠代替。千万不要用蛭石,因为蛭石可能含有石棉成分,即使标签上并未注明。 每珠植物所需的容器直径至少要有5厘米。你也可以使用大一点的、不带隔板的容器,在每株小苗间留出5厘米的间隔。 ### 3 给土壤施肥。 撒上少量氮、磷、钾比例均衡的颗粒状缓释肥。 ### 4 将薰衣草小苗移栽到准备好的容器中。 在刚才准备的混合土上挖个小坑,够放入小苗就行。轻轻地将小苗从原容器中撬起,放进挖好的坑中。然后将土填满根部,使它能够稳稳站立。 ### 5 让薰衣草继续生长。 长到约7厘米高时,才能将它们转移到最终需要种植的地点,这时候应该仍只有一根茎。这个过程可能要一到三个月的时间。 ### 6 逐步将小苗放在室外环境下。 先将薰衣草放在室外半阴半阳处,每次持续数小时。连续一周,让薰衣草慢慢适应室外环境。 ### 7 选择日照充足的位置。 从半阴半阳的环境转移至全日照环境,薰衣草能生长得更好。阴凉处偏潮湿,而潮湿的土壤会招来霉菌,导致植株死亡。 ### 8 准备园土。 用铲子或四齿叉松土,混入适量的肥料。肥堆有不均匀的颗粒,这使得土壤更松,根系易于伸展开来。 加入肥料后,检测土壤的PH值。PH值应当在6-8之间,6.5-7.5之间最佳。PH值太低的话,可以加一些农用石灰。而太高的话可以加入少量松木屑。[2] ### 9 移植薰衣草植株,每株需间隔30-60厘米。 在园土上挖坑,深度与目前所在的容器差不多。借助园艺铲子,将植株轻轻搬出,种入挖好的坑中。 ## 步骤 ### 1 土壤干燥时再浇水。 成熟的薰衣草相当耐旱,但是一年以内的植株需要定期浇水。正常的天气条件足够了。如果你住在一个相当干旱、降水稀少的地区,那就得常常浇水,可以等到土壤干透了再浇。 ### 2 避免接触化学农药。 除草剂、杀虫剂、化肥等都会杀死园土中的有益微生物,使得薰衣草无法茁壮成长。种到园土中的薰衣草植株应避免使用化肥。如果不得已必须使用杀虫剂,尝试使用不含有毒化学成分的有机农药,使副作用降到最小。 ### 3 修剪薰衣草。 薰衣草第一年主要是发展根部以及营养生长,所以会长得很缓慢。这一阶段你需要做的是剪掉将要绽放的花茎,以帮助它更好地生长。 第一年过后,剪掉已绽放三分之一的花茎,刺激薰衣草生长。留下三分之一新长出来的花茎。 ### 4 冬季需要护根。 用碎石或者树皮护根以保暖。在茎四周留出15厘米的空间以保持空气流通。